2025年6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成功召开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答辩会,对李艳辉主持的青年专项课题《家校馆协同育人的小学美育课程实践研究》(批准号:CDCA23148)进行了阶段性评估。此次答辩会邀请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区教科院及北京教育学院的专家现场指导,标志着该课题在“家庭 - 学校 - 博物馆”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中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该课题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学生层面和教师团队层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在学生层面,参与课程的200名学生中,高达97.9%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兴趣显著提升。百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美育奖项,其中校园剧《一颗红心向未来》荣获北京市红领巾校园剧优秀奖。教师团队也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长,主持市区级课题10项,主编教材7册,发表论文5篇,形成了一支“能教学、能实践、能科研”的专业队伍。
专家组在肯定课题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家校馆资源整合系统性不足”“跨学科融合深度待拓展”等,并提出了关键建议。专家们建议建立线上资源共享平台,以系统化整合三方资源;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对美育目标的理解和跨学科教学能力;通过动态反馈机制优化活动设计。
课题下一阶段(2025年9月 - 2026年3月)将聚焦精品课程教案汇编、研究报告撰写及成果推广,计划出版课程案例集、研学手册等,为小学美育课程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本次会议由白家庄小学科研副主任袁欣主持,中国教科院赵章靖、朝阳区教科院马妍、北京教育学院王淑娟担任评审专家。学校表示,将依托课题成果持续探索“五育并举”的落地路径,推动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