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趣味的昆虫世界—一(4)班家长讲堂
地球上,如果缺少人类,并没有多少变化,但是缺少了昆虫,地球会变得一塌糊涂。昆虫分解世界上大部分的垃圾、粪便、传粉,没有昆虫,大部分的植物就不能成活,它们对地球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本期的家长讲堂,张雅淇妈妈、刘屹宸爸爸将带领一(4)班的同学们,一起走进有趣的昆虫世界,认识昆虫、了解昆虫!
以最常见的蝴蝶为例来分析昆虫的基本特点: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还有复眼和单眼。
3.胸部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一生形态变化多。
接下来同学们根据昆虫的特点,来当小侦探,找找图片上哪些不是昆虫,并展开了讨论。
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不仅要找出哪些不是昆虫,还要说出它为什么不是昆虫!一(4)班的同学们特别的厉害,全都答对了,棒棒哒!
刚刚虽然学习了昆虫的特点,可其实我们还没真正的认识昆虫。在昆虫的世界里,它们怎么看东西?怎么听声音?怎么说话?怎么吃东西?怎么呼吸?我们惊讶的发现,它们的生活方式跟我们人类差别特别大,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的来了解吧!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存必须要有空气,我们用鼻子来呼吸,那昆虫怎么呼吸呢?雅淇妈妈从一个小故事来进行分享,让同学们了解了像蝗虫这样的昆虫,有一套特殊的昆虫呼吸系统。
原来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组成,其中“气门”就相当于我们人类的鼻孔。不同的昆虫气门有所不同,一般气门分布在胸部和腹部两侧,怪不得蝗虫可以憋在水里一个小时
昆虫怎么看世界呢?原来它们的眼睛大部分分为单眼和复眼。其中有同学举手发言,说蜻蜓的眼睛是最多的,整个头都被眼睛沾满了,算得上眼睛最多的昆虫了!原来复眼越多,看得越清晰!
昆虫的耳朵也特别神奇,我们叫它“听器”。这些听器长在昆虫的腹部,比如蝗虫、知了;有的长在触角上比如蚊子;有的长在小腿上,如蟋蟀!而且我们还知道了昆虫界的听觉冠军是~飞蛾,它身上的绒毛对超声波十分敏感!
哇,原来昆虫的吃饭方式各种各样,这么神奇呀!
接下来请我们要来学习昆虫的发声方式,原来昆虫身上有着特殊的发音器官,并且不同的昆虫的发音方法还不尽相同,主要有4种哦!
第一种:摩擦 比如蟋蟀
第二种:震动翅膀 比如蜜蜂
第三种:发生膜振动发声 比如蝉
第四种:碰击发声 磕头虫
游戏环节到啦《听声辨虫》,看谁能快快的听出,是哪些昆虫的声音哦,同学们都特别的厉害👍全都猜对了。
在小课堂的尾声,雅淇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可爱的小昆虫,同学们拿到礼物后爱不释手,特别的开心。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于昆虫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对于自然、生命有了更多的好奇!小小的昆虫有着各自的特性,勇敢蜕变的蝴蝶、团结合作的蚂蚁等,用它们的特性去感染着同学们,让他们了解到小生命的大能量!最后再次谢谢雅淇妈妈、屹宸爸爸精心准备的活动!期待下次的家长讲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