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第五届文化节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五届文化节 > 友善篇

《和孩子沟通的一些感受》白家庄小学望京新城校区一2班何省身父母

发布来源:胡思媛 发布时间:2020-11-16
 和孩子沟通的一些感受

           白家庄小学望京新城校区一2班何省身父母

感谢学校和老师提供的机会,让我们能认真梳理并审慎回顾了这段时间跟孩子沟通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养育孩子的六年中,我们一直试图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到最适合他的教养方式,磕磕绊绊但一直在努力中。开学前,我们全家五口人一起参加了线上的家长会,了解学校的理念,结合我们家的实际情况就孩子教育再次达成共识。我们朴素的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一是激发孩子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二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一、提前铺垫、激发好奇(开学前)

大概提前一年我们开始有意识的跟孩子频繁提起学校,也告诉他小学后还有哪些阶段,他当时因为正在读《地下一百层的房子》系列故事,就自己把这些阶段分成了层,比如小学是第几层大学是第几层博士是第几层。我们每次会很夸张地跟他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小宝宝呢,没想到明年就要上学了,你竟然都有能力去学习好多知识了啊。正好那段时间他在幼儿园的一个好朋友去上学前班了他很伤心,我们就跟他说你们这段时间不能天天一起上课了肯定很伤心,但是放学后和周末还是可以约着一起玩,不在一个班了还是好朋友。你将来还会碰到很多次这样的事情,也会在新的学校认识很多新人,中间肯定会有几个成为你的好朋友,这样你的朋友就越来越多了。慢慢地,他就不再那么伤心了。

他非常爱听故事,虚拟的科普的都爱,但经常某段时间只反复听固定几个。在他听故事过程中,我们会有意识跟他提起:等你上了学,只要认真努力就可以学到好多知识了,说不定也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呢。慢慢的他对学校就有点期待了。

二、及时关注、动态调整、培养习惯(开学及出现问题后)

对于学习习惯,我们最在意的有几点:一是上课时能专心听讲,二是放学回家后能按时复习、预习并完成作业,三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关于课后的安排:因为我们都上班,放学时间又比较早,所以我们跟老人商量后约定:每天放学后,老人先带他在外面玩1-2个小时,保证有足够的运动量,学习的事主要由我们下班回家后负责。但这样的安排对孩子晚上上床时间很有挑战。

如果说放学后的习惯关键在于家长,那在校的习惯就必须依靠老师们的帮助了。所以虽然知道老师们要带那么多一年级的新生时间,精力都非常宝贵,我还是在开学一周左右的时候跟老师们了解孩子上课的表现。很快老师的反馈就来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提醒、甚至上课时间在课本上画小人。老师还注意到他因为和幼儿园的好朋友邻桌,俩人经常说话,于是果断把他们座位调开了。我们由衷感谢老师的及时反应,老师要关注那多的孩子,能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发现问题,并及时告诉我们,才让孩子有机会更容易的纠正过来。

知道了他上课的情况后,我们没有跟他说老师说了什么。当天晚上拿出课本,我故意问:“呀,你课本上怎么多了这么多小人啊,你是课间画的还是上课画的啊?”他回答说课间画的,顿了顿又说上课也画了。正好顺势跟他说,咱们不是说好的吗?学习的时候专心学,玩的时候专心玩,你咋好像没做到啊。他也就意识到确实有问题了。和爸爸讨论后,我们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在家里做练习的时候每个题目都提醒只读一次,必须认真听,否则做错了别哼唧,自己承担。同时告诉他以后家里说什么事情的时候也只说一次,如果他没反应我们也不会再重复说。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下次他跟我们说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也没反应。二是每天在学校门口说再见之前,都会提醒他一句话:“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听讲,眼睛看着老师的动作,耳朵听着老师说的,脑袋想着老师讲的”。提醒了不到一周后,每天到了地方我还没开口,他就会说知道了,那我就让他自己重复一遍,并确认能否做到。过程中特意避免了用负面的词提醒他“不要怎样”,而是强化“要怎么样”。

与此同时,老师对他在校一点一滴的进步也都及时给予了正向的激励和肯定。忐忑的过了几周,尤其是经过一个国庆长假后,担心他刚刚好转点的习惯又被干扰了,于是又跟老师们沟通了一次,很开心老师们的反馈是进步很大,举手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孩子回家自己也经常说老师表扬他朗读欢快了、发音标准了等等。我们明白,这次的措施能生效不是因为我们用了多好的办法,而是因为有老师们的及时反馈,使得老师和家长的互动形成了合力。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方面,开学第一周就跟他约定好从下周开始自己根据课程表准备书包,需要时可以求助,但这是自己的事情;另外,也设计了一些场景演练,比如如果忘记带XX怎么办。后面果然有一次忘记带笔袋了,说翻遍了书包也没找到,就跟同学借了铅笔和橡皮。希望这对他是一个警告和教训。

三、道阻且长、同心协力、持久作战(后期如何保持)

专心上课的问题目前得到了改善,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怕苦怕累,不够自律,左右混淆,漫长的镜像期,跳绳等等。

儿子是一个慢热的孩子,对环境也比较敏感,上幼儿园时过了很长时间才适应。所以虽然提前做过一些铺垫,我们全家对于他是否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还是都很担心。幸运的是,他碰到的几位老师都是既负责又温暖,孩子很喜欢他的老师们。就连我们原来担心的课间不允许出去玩这件事他也没有抱怨过,最近甚至有时能趁课间自己提前预习了。

我们希望孩子能和老师保持亲近、友爱的良好关系,能对学校一直心存感恩,所以平时会有意识的多跟孩子强调老师表扬他干XX更努力了、哪方面有进步了、某某事我觉得老师做得特别对、你们学校XX特别好所以才给你选择了这个学校、只要你认真+努力就可以在这里学习到好多知识变得很优秀,然后还会认识一堆优秀的朋友等等。

培养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希望能够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我们自己持续学习,陪孩子不断成长。